诸暨的小山村,竟然保存了这么多完好的古建筑
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,北邻杭州,东接绍兴,南临义乌。诸暨历史悠久、人文荟萃,是越国故地、西施故里,在这里保留了很多历史的痕迹,适合周边旅行。这次有幸来到诸暨,自然少不了探访一些人文古迹。
门前建有晒场一个,是千柱屋内居民在劳作之余,相聚唠嗑之处
东白湖生态旅游区中的斯氏古居和华国公别墅,位于会稽山脉西麓,诸暨、东阳、嵊县三地接壤处。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鲜为人知及斯氏后代对祖居的珍惜,这里的民居得以非常完好的保存,据说曾有文物贩子出几十万要买这里一块石雕,居民们也不为动心。
千柱屋在斯宅最为著名,它建于清代嘉庆年间,为当地富商斯元儒所建。总占地面积6850平方米,有1200多根柱子,10个大天井,36个小天井组成,俗称“千柱屋”。整个斯盛居东西通面宽108.56米,南北纵进深63.10米,总占地面积6850平方米。
居住在这里的还是斯家的子孙后代族人
正大门青石门额上镌有“于斯为盛”四个九叠篆大字,系临摹宋代大书法家米元章所书,十分醒目。额枋两侧凿刻篆字和鹿、松、梅、人物、花卉等图案,做工精细。
《百马图》砖雕
千柱屋正厅照壁上的《百马图》砖雕,只见这些马儿坐卧行奔、安闲长嘶、嬉戏翻滚,神态各异;连牧马人也是姿态丰富,或歇或睡、或行或坐,无一雷同。背景衬以飞禽走兽,林木山水,可见雕刻工匠的技艺高超。
现在千柱屋内共有200多人口,其中斯姓占90%以上,且大多是斯元儒之后裔,其余人家则是1951年以后陆续迁入的。
行走在千柱屋的各个院里,处处可见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,还是维修过程中,大家形成了一种共识,把千柱屋当作祖宗的遗产来看待,自觉承担起把它保护好、管理好的责任和义务。
在诸暨,如斯氏古宅这样的建筑群还有很多,我们走了几个比较代表性的古建筑。斯宅村处处是古建筑,驱车几分钟就来到了另一处古建,华国公别墅。别墅前临清澈见底的上林溪和一片开阔的田野,背靠象山,左为眠犬山,右为狮子山,环境颇为幽雅,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。
华国公别墅建于清道光庚子年(1840),集学塾和家庙为一体的功能建筑,系后人为追念斯华国而建。
中厅三开间,名“思诚堂”,为学塾之讲堂。“思诚”二字,由斯氏后人斯舜威敬题。中堂正中张挂万世师表之孔子像,春风大雅能宕物,秋水文章不染尘。廊柱更有楹联曰:立德立言立功士先立志,有猷有为有守学必有师。又一联:教同化雨绵绵远,泉似文澜汩汩来。
后厅正中,上题“忠孝名宗”四字,张挂祖先像。有联曰:雅言不外诗书礼,家教无非孝悌慈。
华国公别墅坐北朝南,共三进,依次为门厅、中厅、后厅,左右两侧配置厢楼及附房,各进之间均设有天井。
月台两侧设矮墙为屏,上嵌“双凤牡丹”、“丹凤朝阳”大型双面镂雕石花窗,石窗下各有石构水池一座,周围设栏板和望柱。由于左边的水池深挖地下,右边的游泳池建于地面,故人们称这两口井为“阴阳井”,一年四季池水清澈见底,从不干涸或溢出。
特别神奇的是右边的这口阳井,高出地面约1米,四周用青石围筑,大旱不涸,雨季不溢,池中之水始终保持离井口5厘米。
而左边的阴井,深挖地下1.6米,井口也用青石围筑,井中之水始终离井口0.5米。我们常说,流水不腐,而这里的水没有进出的水道,亦未见其流动,但水质没有一点浑浊之感,长年清澈。同时,在同一水平面上高低落差如此之大,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!